2014-12-24 14:17:13 来源:法制晚报
中资缅甸铜矿遭冲击村民与警方冲突1人死亡中资公司负责人还原现场—— 铜矿冲突外媒忽略3真相
据缅甸华文媒体《金凤凰中文报》报道,22日,缅甸与中国企业合资的莱比塘矿场的扩建计划引发民众抗议,缅甸警方与示威群众发生冲突,最终导致1名缅甸村民死亡,包括中资企业人员和缅甸警方在内的20人受伤。
对于该事件,《纽约时报》、《华尔街日报》、《经济学人》等西方媒体都进行了报道。报道称,流血事件迅速激发了当地的反华情绪。
那么究竟事实是否像西方媒体描述的那样呢?《法制晚报》记者上午联系到万宝矿产缅甸铜业有限公司办事处副主任董云飞,他向记者还原了真实的事发经过。
中国驻缅甸大使馆新闻发言人潘雪松在接受《法制晚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中资企业在整起事件中没有任何过错,他们也是受害方。该冲突事件不会影响到中缅两国关系。
疑点1 冲突激烈缅甸警察朝村民开火?
据《金凤凰中文报》报道,已拖延2年之久的莱比塘铜矿项目建设在多数村民的支持下于22日开始扩建工作,但仍然受到少数村民的阻拦。当日,当地村民与警察对峙并引发冲突,造成一名女子头部中枪身亡,另有约20人受伤。
报道称,22日,莱比塘铜矿项目在缅甸政府的支持下进行围挡扩建工作,实施围挡的人员主要是现场中方人员及分包单位人员。
然而在围挡行动中,由于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,约100多名来自色带、莫久炳等村的村民围攻、阻挠实施围挡的中方人员以及执行警卫工作的警察。
一直在上述村庄活动的激进分子带领村民用弹弓、石块等袭击警察和实施围挡人员,部分村民扬言要杀死中方人员。他们包围并试图扣押中方人员,中方人员在与警察的共同努力下突围。
《纽约时报》等媒体报道称,在与警方对峙长达5个小时之后,村民开始向警察投掷石头、发射弹弓,警方也开始朝抗议群众开火。报道还援引一位目击者的话称,当警察开枪时,万宝的安全部队用斧头和锤子殴打农民。
《金凤凰中文报》称,在整个过程中,场面几度失控。一名来自莫久炳村50岁左右的妇女因头部受到枪伤死亡。
真相 警察向地面鸣枪示警村民被流弹打中
万宝矿产缅甸铜业有限公司办事处副主任董云飞上午告诉法晚记者,22日,大约100多名来自当地色带、莫久炳等村的村民围攻、阻挠实施围挡扩建的中方人员以及执行警卫工作的警察。他们用棍子、刀斧、镰刀、自制弓箭和石块攻击中方员工和警察,一部分村民还挥动砍刀、镰刀等利器。
媒体报道中提到有2名中方人员受伤,实际不止,大约十几名中方人员都不同程度地受伤,比较严重的是一名员工眼部受重创,当时紧急被送往医院。
董云飞介绍说,22日的冲突现场十分混乱,缅甸村民也存在过激行为,缅甸警方实际一直处于防御状态。在受到猛烈攻击的时候,一名警察出于自卫向地面开枪以削弱冲突气焰,但就在这时一名女性村民蹲下捡石头,恰好被子弹伤到头部,最终当场死亡。
疑点2 中企员工对峙手无寸铁缅甸村民?
22日出现了死亡事件,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,因此23日更多的媒体记者聚集到冲突现场。
在外媒公布的画面中,中企员工穿了很厚的衣服,而村民们却手无寸铁,双方呈对峙状态。
真相 20示威者邀请3倍人数记者“摆拍”
“为了避免像22日那样受到无端伤害,第二天我们公司的员工都穿上了很厚很厚的工作服;但让人意外的是,23日前来示威的当地村民情绪平和,相当克制,手里什么家伙都没带,也没有再做出过激行为,和22日的表现反差很大。”董云飞说,“很明显,他们像是有人在中间主导预谋好了一样。他们在向媒体做出弱势群体的样子,以得到更多的关注。”
董云飞对记者说,“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,我们就如实地将相关事件始末及声明提交给了中国驻缅甸大使馆。”
这期间,示威的缅甸村民还组织到使馆门前示威抗议、喊口号,大约有20多人。而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,他们却请了超过他们人数三倍的媒体记者到场报道此事。整个示威过程没有持续多久便“草草了事”,好像只让媒体拍到他们想要的图片就可以了。
董云飞告诉记者,在缅甸村民示威期间,大使馆出面将我们提交的真实资料分发给前来报道的多家媒体,媒体广泛关注此事件。
疑点3 中资莱比塘铜矿一直争议不断?
《纽约时报》称,反华情绪在22日汹涌高涨。美联社回顾围绕该项目的冲突称,2012年11月,一名警察使用含磷烟雾弹驱散针对铜矿的示威者致数十人烧伤,引发民众愤怒。在这之前,两名中国工人被当地激进分子绑架。 多家外媒就此事件评论称,莱比塘铜矿项目自2011年以来一直争议不断。
真相 中企也是受害者外媒忽略冲突本质
董云飞说,“莱比塘铜矿项目建设实际已经因为反对、抗议等外界因素而拖延了2年。”
当地普通百姓此前从没发生过大的冲突,民众也没有达到反华或者排华的地步。这部分反对的缅甸村民,因为扩展矿场占用了他们的农田,他们只是想找机会发声,向政府争取更多的“征地补偿款”。但这一次,他们使用的方式有些过激。
不过,个别外媒却总是抓住冲突点不断放大,而忽略了中企也是受害者的本质。
本版文/记者张洁清实习生何四芬任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