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6-20 12:02:43 来源:工人日报
擦亮 “ 高铁外交 ” 名片
从2003年开始至今,我国铺设的高铁已占世界高铁总长度的一半以上。现在,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新的“外交名片”。
中铁十八局集团从沙特南北铁路到麦加轻轨,再到我国海外高铁“第一速”、设计时速360公里的高铁——沙特麦加至麦地那高铁项目,他们从技术规范和管理模式的融合、融入,逐步发展为“中国技术、中国标准、中国文化”与当地技术、标准、文化的融合融入,实现了单一输出“劳务”向输出“产品+技术+标准+文化”的转型升级,推动了“中国技术、中国标准、中国文化”走进中东,走向世界,擦亮着“中国高铁”名片。
麦麦高铁是沙特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高铁,全长450.25公里,设计最高时速360公里/小时,起点位于伊斯兰教朝觐圣地麦加,终点为另一座伊斯兰教圣地麦地那。中铁十八局集团投资造价约折合3.8亿美元,主要结构工程包括:铁路桥11座,其中1.5公里以上特大桥1座,骆驼通道2座,地下通道3座,涵洞135座。
“没有现场的出彩,只能市场的出局”。干好在建项目是实现海外“走下去”,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。
麦麦高铁沿线大多是沙漠山峦,路况非常复杂,而且面临55摄氏度高温炎热气候和文化差异大、水土严重不服等困难。
2012年6月,业主向中铁十八局集团下达了三个半月内将全线重点控制工程Brman桥实现通车目标的指令。该桥为双线桥,桥长149.6米,四墩两台,梁体为单箱两室混凝土预应力现浇梁,总共有90片梁,工期紧、任务重、质量要求高。
这在当地无疑是天方夜谭,因为按照正常工期至少要一年。
为了为国争光、在海外叫响中国品牌,该集团将士们通过跟班作业、严格考核和加大奖罚力度等措施,队伍士气空前高涨。
海外青年突击队发扬“气氛高,斗志更高;困难大,干劲更大;高铁快,发展更快”的麦麦高铁精神和“敢为人先、能征善战、开拓创新、永争第一”的作风,仅用60天的时间圆满完成了任务,当地时间2012年9月6日上午,Brman立交桥首片箱梁铺架成功。
沙特交通部长在视察该项目工地时,称赞中铁十八局集团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,在全线树立了榜样。项目部也因此赢得业主的信任,获得了9000多万美元的新增工程项目,实现了滚动发展。
“我们项目管理、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、对接,确保管理和技术‘过得硬’,才能在海外走得稳,走得远,不仅走得出去,还能走得进去。”该集团董事长、总经理彭仕国说。
先进技术没有国界。麦麦高铁项目实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,与中国高铁通用的德国雷达2000技术标准基本是相通的,加强技术交流不仅有利于中西方高铁技术对接,还有利于科技创新。为此,麦麦高铁项目积极聘用外籍工程师加入到项目技术和管理团队,实现中西方技术和管理上的互补融合,他们在严格遵守当地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,通过向外籍工程师推介中国成熟的高铁设计、施工技术和经验,推动中国技术、中国标准“走进去”,实现中西方高铁在技术、标准上的接轨。
据介绍,目前,项目部聘用沙籍和外籍人员近600人,一些架子队已经全部由外籍劳务组成,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。比如,现浇盖梁模板组装、报检、加固原来需要8天,现在只用4天时间,不仅缩短了工期,还节约了成本。“洋架子队”正成为推动海外建设的主力部队。
这种属地化管理模式成就了多赢的结果,既推进了项目施工建设,极大减少了聘用中国劳务所需要签证和差旅费用,节约了成本,更重要的是为沙特民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,扩大了中资企业在沙特的影响力,促进了中沙友谊,促进了企业在海外的发展。
他们在干好工程的同时,还勇担社会责任。该集团累计向沙特学院捐款24万元,先后有150人贫困学生获得资助。此外,该集团还根据工程需要,联合沙特学院为当地人定期举办培训班,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。这些举措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交口称赞。(伍振 王文军 文/图)